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重大科技专项“云南省生物资源数字化开发应用”项目于2020年开始实施,该项目由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作为承担单位,有参与单位18家。按照项目推进计划,参与单位大理大学联合广西师范大学专家、临沧市委宣传部和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沧源县管护局工作人员,组建成17人昆虫资源数字化科考队,于2021年3月22日至27日开展“走进佤乡,探秘沧源”科考活动,对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翁丁垭口、芒回、芒库、班老和立新等区域进行了昆虫及蛛形类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同各方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向世界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于2021年聚首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实施生物资源数字化的战略部署,科考队选择了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物种多样性考察,该保护区1980年建立,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总面积50887公顷,最高海拔2977米,最低海拔480米,保护区植被类型十分丰富,垂直分布明显,是边境线上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丰富的植被类型孕育着多样的动植物种类,成为动植物生长的“乐土”,记录着滇西边境线上的生命密码,被称为佤山“绿色明珠”, 1994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走进佤乡,探秘沧源”科考队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系图片之一
本次活动是“生物资源数字化开发应用”项目参与单位大理大学的第五次野外考察,科考团对沧源县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储存的各类动物类标本进行了考察,并协助管护局对昆虫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对保护区内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的珍稀昆虫相关知识做成宣传资料分发到各个管护站;科考团跋山涉水,沿水系和山脊的引导,以翁丁垭口、勐角乡新牙河水库、翁丁垭口、新牙河二级电站、新牙河三级电站、班老、东南海、芒库等保护区内代表性昆虫及蛛形类动物栖息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密集型布点,科考队通过布设陷阱和灯诱的方式行进式物种资源考察、搜集与整理,获取了物种的海拔、经纬度等信息,对保护区内昆虫及蛛形类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摸底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科考基础数据。
科考人员野外工作
长期以来,大理大学是第一所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及蛛形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全面考察的地方院校,近10年间,昆虫生物医药研究院研究团队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昆虫及蛛形类资源进行了多次考学考察,并建设了国内独具特色的昆虫及蛛形类种质资源库,为-(首页)mg4377所有线路昆虫药学特色的优势学科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物种资源保障,同时大大丰富了“生物资源数字化开发应用”项目的物种资源,特别是对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乃至西南片区昆虫及蛛形类生物多样性和基因资源多样性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未来生物科学、经济、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理大学昆虫生物医药研究院昆虫种质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