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云政发〔2021〕12号)正式发布,共授予云南省科学技术奖175项(人)。其中,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39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1项),技术发明奖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6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84项),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对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充分体现了科技奖励在产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这次获奖的项目(人)在省内相关行业(领域)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标杆作用,是我省科研现状和水平的一个缩影。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宗亮,扎根云南37年,潜心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在高坝工程、堰塞坝、长距离引水、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并应用转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发展和我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做出了杰出贡献。特等奖和一等奖的项目不仅是我省优势特色领域的代表性项目,起着点上示范、面上引领的作用,在国内同领域也处于领先水平。部分项目取得的科学突破、技术创新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项目“铈基稀土储氧催化材料的构建与性能调控”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自催化氧载体”的概念,成功创制了高活性储氧材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项目“滇中环线高速公路行车舒稳性提升关键技术及装备”填补了集环境景观、降噪、防散落于一体的多功能融合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的技术空白;项目“低纬高原花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产生的“低纬高原肥水循环利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项目“高原山区重要中药材高品质种质创新及应用”产生的“药用植物组学数据库建设以及灯盏乙素酵母全合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等等。
这次的获奖项目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项目占比超过80%,其中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以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项目占到了55%。二是高校在原始创新方面保持明显优势。在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项目中,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63%。三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为主流。在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两家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占60%,其中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完成的占25%。四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企业牵头完成的项目占科学技术进步奖的35%。五是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然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获奖人员中4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占到了59%。
同时,通过对近3年提名以及获奖情况分析,在我省“八大重点产业”中,除传统优势产业外,也存在其他新兴产业的提名项目和获奖项目占比偏低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底子薄、基础差、成果产出不足,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匮乏。尽管“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发展、聚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我省科技成果产出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区块链、数字经济等方面有了一些重大进展,但整体发展不平衡、部分领域科研投入不足、投入绩效不高、核心技术短板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原创性成果的产出。此外,部分“十三五”期间产生的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上需要验证和持续扩大的过程,在获得奖励上就显得滞后。总体来说,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氛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常抓不懈。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