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胡定坤
近日,美国白宫请愿网站出现一道特殊的“请愿帖”,要求美国政府公开去年7月关闭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真正原因,澄清该实验室是否为新冠病毒的研究单位,是否曾发生病毒泄漏。
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德特里克堡,是因为1969年之前,那里曾长期开展生物武器研究,至今仍是美国最重要的生物防御研究中心之一。
事实上,尽管没有明确证据,但自从疫情出现伊始,关于新冠病毒来自生物实验、甚至是生物武器的猜想与推测从未停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人们对生物技术管控失当、滥用误用的担忧。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200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加里·惠特克等曾在SARS病毒基因组中插入一段特殊序列,发现病毒侵染细胞效率得到增强。今年1月至2月间,中外科学家先后发现,新冠病毒或通过自然突变意外得到了该序列,估计其传染性强于SARS。
当然,新冠病毒并非惠特克实验的产物,这只是科学研究与病毒进化的“偶遇”。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生物技术的“巧夺天工”,但这也足以警醒我们,人类或许早有能力设计制造与新冠病毒破坏力相似、甚至更强的“超级病毒”。
截至2020年3月15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造成全球超过15万人感染,接近6000人病亡,经济损失数以万亿计,后果不亚于一场战争。我们很难想象,假如某个国家或恐怖组织将最先进生物技术用于制造武器、发动袭击,将给全球带来怎样的毁灭性灾难。
生物技术,既能成为坚固的盾牌,能替人类阻挡病原体进攻,又能化身锋利的矛头,足以刺破人类的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必须管好生物技术创新,是新冠肺炎疫情留给全球各国的重要启示之一。
一方面,全球要消除生物战争隐患,解除生物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1975年3月26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效,迄今已有183个缔约国。但45年来,该条约未能建立监督核查机制。特别是2001年以来,美国独家阻挡重启核查议定书谈判,严重影响该条约的约束性和执行性,究其原因是不愿放弃自己的生物武器优势。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人员流动密切频繁。生物战争一旦爆发,任何国家都不会成为“旁观者”,抱着自己的“小算盘”逆势而为,最终只会害人害己。放下私利,增进互信,深化生物军控合作,是彻底解除生物武器——这一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全球必须加强生物研究监管,避免生物技术创新带来安全风险。据报道,德特里克堡一直在进行埃博拉、炭疽等极其危险的恶性病原体实验。但正是这样一个本该严防死守、高度保密的科研机构,却曾存在着去污系统故障、人员培训不足、管理措施漏洞等诸多安全问题,因此被美国疾控中心强令关停。
怎样避免本应造福人类的生物技术研究变为威胁人类命运的隐患?对此,外要严防实验病原体及敏感数据泄露,内要严格病毒改造等科研工作的审查制度,明确风险与收益比,禁止开展科学价值低、实验风险高的项目。此外,全球应统一、完善国际标准,建立同行跨国评审与核查机制,确保相关研究绝对安全。
当前,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实施管控宜早不宜迟。只有管好生物技术创新,彻底锁住生物技术的“阴暗面”,才能真正维护人类的共同安全。